
- 价格透明
- 信息保密
- 进度掌控
- 售后无忧
车间内熏好的腊肉陆续进入数字化包装生产线,3台机械臂精准地完成装箱、扫码、码垛等工作……寒冬农闲,重庆市城口县赵孝春野生食品开发有限公司却一片繁忙。
“我们测算,每生产销售1吨城口老腊肉可带动10户村民户均增收3000元。”重庆市城口县老腊肉行业协会会长、城口县赵孝春野生食品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赵友安介绍,城口老腊肉作为城口县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,一头连接着全国百万吨份额的腊味市场,一头连接着千家万户的生计。当前,城口县发展老腊肉精深加工产品6类18种,城口老腊肉年销量达1.2万吨,品牌价值达6.9亿元,带动全县60%以上的农户增收,户均增收1.2万元以上?。
国家税务总局城口县税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,该局围绕打造城口老腊肉50亿级产业集群目标,持续优化“政策找人”“分级分类”工作机制,落实落细支持腊肉“原料—加工—销售”全链条企业的税费优惠,强化跨部门协同,防范政策执行偏差等各类涉税风险,促进行业规范发展。
“我们借助现代科技智能化手段,对传统生产流程进行革新升级,实现了从原料的选取、腌制、熏制到成品包装、仓储等环节的自动化、智能化。”赵友安介绍,最近几年公司通过引入智能识别系统和精准配比设备,改变了传统生产效率较低、质量控制不佳及标准化生产较难等问题,让生产环境更加稳定可控,产品的保质期得以延长,口味也更纯正。
“智能设备的更新,让企业资金周转一度成了难题。”赵友安说。税务部门依托税收大数据研判,为企业“画像”,精准推送研发费用加计扣除、“六税两费”减免、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减免等税费优惠政策,同时依托征纳互动平台、税企微信群等平台,辅导企业税收业务。近两年,该公司累计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金额达320万元。得益于政策红利,企业已完成2000平方米的智能车间改造,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。2023年1月—2024年11月,该公司缴纳税款超96万元。